3月21日下午,首屆中國青年設計師創想峰會“對話設計之都”論壇討論正式開始,并以“經濟轉型期室內設計的未來:是荊棘叢生?還是涅槃重生?”為論壇主題,邀請來自“設計之都”的設計界代表與來自台灣、香港、澳門的設計界代表以及來自門戶媒體的主編同台亮相。澳門國際設計聯合會會長兼理事長符軍先生作為論壇嘉賓受邀出席。
此次參與論壇討論的有:
符軍:澳門國際設計聯合會會長兼理事長、澳門國際設計聯展組委會主席、澳門RYB國際·三原色設計機構創始人
趙東洲:台灣室內設計專業技術人員學會榮譽理事長、台灣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碩士研究生導師
何宗憲:PAL Design Group設計董事、香港貿發局 設計市場及授權服務業咨詢委員會委員
劉波:PLD劉波室內設計顧問(深圳/香港)有限公司創始人、深圳室內設計師協會輪值會長
蔡鳴:深圳有山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創始人、金堂獎特邀講師
孔新民:《ID+C》雜誌副主編、資深媒體人、2018金堂獎評委
張金燕:網易設計全國主管
閆虹:騰訊家居執行總編
(對話引言人)朱謙知 首屆中國青年設計師創想峰會組委會執行主席 華人美學家研究院中國區執行副院長
論壇就關於設計行業的以下問題展開討論:香港、台灣、澳門在市場上發生了哪些變化?是寒冬還是機遇?室內設計行業的未來是什么?機會在哪裏?面對市場的變化,論壇嘉賓個人的選擇是什么?又有怎樣的規劃?青年設計師的未來機會在哪?
市場是不斷變化進步的,不單是消費理念,還有很多的東西在發生變化。要做設計這一行,首先要找到自己喜歡的點,找準平衡點,你要聚焦。作為設計要關注專業有關的知識,這是基礎。同時要關注社會、時尚的變化,從行業來講,我覺得這幾年鐵定會有很多人會分流,分流到哪?那要找准方向。做室內設計來講就是往上走做建築做規劃,做更大體量的。但這個門檻很高,不容易跨進去;往下遊走相對容易一些。
面對市場變化,我也沒有答案,我只能不斷地督促自己在快速改變的時代裏面,要博學多聞、多看書、多了解所有的科技工具,多去思考未來的改變會帶來什么樣的變化。
在香港的設計圈,整個過程很多樣化,包容性非常強,涉及領域十分全面,面對的市場比較開放。作為設計師應該是打開你不同的可能性,發展開始不是受地域性的限制,更不用說服務范圍。剛開始牽扯到家居設計,開始的層面也越來越廣,這是香港現在開始產生的新變化。
現在的設計講創意,開始不分經驗,面對的是你有想法,越年輕可能越有優勢。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看的不只是一個商業的模式,現在大家都明白商業的價值已經在轉變了,現在的本質都著重在體驗上。我希望設計師真正可以看清楚設計還是服務生活,你會看到你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我們從90年代開始做設計,這個變化是非常大,中間雖然有很多所謂的寒冬,其實也有很多機會和挑戰。如果你會去把握,我覺得在你心裏面永遠是春天。這個機會是你去創造的,也是你去努力的,然後再去把握它,然後再繼續把他做好。這樣子你的心中很充實的。寒冬跟機遇,我覺得他是相對立的,因為我們世界經濟形勢也是這樣的。
粵港澳的設計公司和設計人的介入大陸對中國的室內設計是起到巨大的推動,因為他們商業發達,模式更先進。中國30年來室內設計的發展,離不開粵港澳設計師的介入。年輕設計師最重要的是從日常的生活當中學習、觀察。設計師的眼光和他的敏銳度和角度和大眾稍微有點差別,發現美的東西。
電 話:(853)28723115,(853)62363057,(756)8606901
傳 真:(853)28723427
電 郵:UIDM2015@163.COM,UIDM2015@HOTMAIL.COM
地 址: 澳門新口岸宋玉生廣場258號建興龍22樓F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