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這麼多年下來,市場這只無形的手一直在調節,有的企業生存得很好不斷在壯大,也有些企業和個人在時間的長河裏沒落了。協會成立的目的是不僅僅讓大家做得更好,還有幫助那些暫時落後的企業和個人更好地成長和進步。今年315我們發現,消費觀念不斷在改變,模式不斷在升級,互聯網的融入讓生態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今假冒偽劣的現象在我們行業中還是普遍存在的,那麼設計作品的剽竊和抄襲的现象,在現階段的情況如何?
陳瑋:作品之間的copy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每個設計者看待事物的觀察點都不一樣。他們可能傾向某一種手法,但是找不到一種好的方式去表达,或者原創不了屬於自己標簽的作品就會去複制別人作品。設計師做的是創意型的工作,可能手法類似或相近很難去界定抄襲與否。我覺得設計師個人品牌是非常重要的,在設計的過程中,首先要成於己才能成於人。只有自己的作品把握原創的度,把握對設計空間的認知,決定設計的方向,才能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只有做到這一步,才敢自信地說自己是一個設計師而不是一個設計從業者。這樣才可能把自己的作品介紹給客戶,因为这是基於自己的立場對於一個事物的判斷得出一個結果,從而才會赢得社會對於自己職業的尊重。目前在我看來,這種狀況會越來越好的,因為很多設計平台都開放了,一個作品出來大家都能看到,有競爭才有高度,他們對個人要求會越來越高,這樣我們設計師的個人素質明顯提升,有利於我們設計師的成長。
符軍會長:珠海建築設計和室內設計行業之間互相學習還是普遍存在的,他們可能觀點和角度不同,但某些用材和手法很相近,不能很好去鑒定它,期待有關部門出台相關法規保障設計師在建築設計和裝飾設計的利益。此外,平時我們舉辦設計比賽的時候,對原創的要求還是很嚴格的,一旦發現不是原創作品立即取消選手的參賽的資格,這也是尊重原創設計師的勞動成果的體現。
陳曉東:對於家居產品來講,我们企業講究創意方面的設計,這類產品主要屬於外觀方面的設計。對於我們所看好的、有市場前景的產品,我們都會去申請外觀專利。現在我們企业已經是國內很多同行的標杆,成為標杆就很容易被別人追逐,覺得我們的產品好賣,就抄襲我們的產品。現在是互聯網的時代,很多互聯網平台都有家居產品的展示。目前互聯網平台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價格的競爭,像一些剽竊我們產品的企業,因為他們不用培養研發團隊,沒有研發作品的費用,也沒有注冊專利的費用,直接抄襲我們的作品。他們仿冒的產品價格比較低雖能吸引消费者眼球,但品質方面還是缺乏保障,侵犯了消費者的利益。我們严肃對待互聯網侵權现象,通過打官司維權,我們拿回了一百多萬的專利費弥补损失。一些侵權企業在我们維權後得不偿失,對其他侵權企業也有警示的效果。